“向雷锋同志学习”!
57年前,随着毛泽东同志的题词,“雷锋”这个名字像春风一样,吹遍祖国大地,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回忆。
今天,在这场与疫情较量的人民战争中,我们迎来又一个“学雷锋日”。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摘自《雷锋日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甬派几乎每天都在报道一个个普通人的平凡善举——
救治病人,白衣战士逆行而上;
疫情防控,志愿者日夜值守悉心劝慰;
送药送菜“送希望”,快递小哥大街小巷忙奔走;
出行困难,私家车主组成爱心车队;
防疫物资急缺,市民捐口罩不留片言只语;
紧急物资生产,企业主不惜成本加班加点;
复工复产,驻厂专员精准服务;
八方驰援,爱心人士慷慨解囊;
治愈出院,曾经的患者撸起袖子捐出血浆
……
一个个普通人,用责任之心、无畏之心、仁爱之心书写着不平凡,宛如一阵阵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让人心生暖意。他们,都是“活雷锋”!
岁月匆匆流逝,雷锋从未走远,雷锋故事也将永远继续下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摘自《雷锋日记》)
千千万万“水滴”汇成了,向上向善的精神大海。
我们坚信:只要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只要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春暖花开就在眼前。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雷锋精神显得格外耀眼。
在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团中央立即行动,投身疫情防控的号召,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科学有序地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一起来认识他们——
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据悉,学校退伍大学生中6名“战士”参与基层防疫志愿者工作,总服务时长超过558小时。学校国旗护卫队中,14名队员成为了防疫志愿者。
胡斌:大年初一上一线,轻伤绝不下火线
胡斌,土木163团支部书记,中共党员。他大年初一便投身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承担返乡人员摸排、重点对象看护和村口卡点执勤等众多工作。在1月31日到2月1日期间,胡斌连续在岗执勤18小时。长时间在户外执勤致使其咽喉损伤,仅休息一天他便重返岗位。
胡斌说:“我是团干部、是党员,当前防疫工作任务艰巨,村中的很多同志又都上了年纪,苦活累活当然年轻人要率先顶上,守护自己的家园、父母和亲人,怎么还能闲得住!”
张贝嘉:疫情防控的给力宣传兵
张贝嘉,网络新媒体183班学生,是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防疫小电长”青年突击队的一员。
针对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缺乏陪伴、信息闭塞等防疫风险,张贝嘉结对联系了5位老人,坚持每两天给老人打一次电话。她说“我会告知爷爷奶奶最新的疫情动态,嘱咐他们尽量不要出门,每回通电话,防疫措施总会强调好几遍。”
同时她还是一名防疫宣传志愿者。她创作的一段防疫视频作品,登上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等媒体。这段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公安交警的视频,感染和鼓舞了很多网友。
郑佳怡:火场勇救瘫痪老人
郑佳怡,中共党员,金融174团支部委员。她积极响应返乡大学生团员参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主动申请成为所在社区的基层防疫志愿者。
每天早晨7点,郑佳怡就站在小区门口,为居民做好进出登记和体温测量。每每遇到年迈老人、独居老人,郑佳怡都会询问地格外仔细。她既严守“凭卡出入”的工作纪律,又能主动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扮演“跑小二”亲自将东西送到老人家中。
2月19日9:30左右,一位女士跑到郑佳怡值班的门岗处呼喊求救“着火了!快来救火!”郑佳怡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一同赶往起火居民家中。见火势很大,郑佳怡第一时间拨打了119消防报警电话,向消防接警员说明了起火地点和火势大小,并电话通报了社区负责人。当看到起火点就在屋内床上,而床上还躺着一位年近六旬的瘫痪老人,郑佳怡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马上将老人拖出了火场,转移到楼道安全处。郑佳怡又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最终,老人平安了!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5e608b15e4b0076806fa56fa&modeTyp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