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30名“领军人物”跨界交流建筑领域难题,学校徐亦冬教授参会

时间:2019年07月12日    编辑:翁晨丹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

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在建筑领域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宁波建筑领域如何更好地进行产学研对接?

7月12日,30名来自各领域的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领军”们在宁波市人社局组织下,来到慈溪同舟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围绕建筑领域开展了一次产学研跨界交流与合作对接活动。

人社局组织这次交流,在选择参会人员方面,也是相当用心,为了交流碰撞更具实效,点对点选择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和教授。

微信图片_20190713184917.jpg

“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建筑业,未来我们会用到更多的数字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磊高级工程师提到,建筑理念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逐步进入建筑行业,自动绘图、协同设计平台、BIM 技术等在建筑设计行业已普遍使用,并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未来仍将不断深入发展。他的想法得到了宁波高新区英诺科技有限公司王忠琦总经理的响应,他们也正想向建筑领域智能化方向拓展业务。

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慈星机器人董事长李立军表示,他愿意为有智能化发展意愿的建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计划调度部部长王曼高级工程师提出,自己在大数据管理方面有合作需求,万里学院金冉教授目前正从事着大数据研究,二人一拍即合,现场立即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王曼对宁波傲视智绘有限公司朱少岚董事长的激光雷达技术颇感兴趣,"应用我们的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快速完成三维测量和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应用在轨道交通方面,也可以应用到宁波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王金权副总经理提出的桥梁下方质量监测方面。”

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方宝民也提到,目前企业需要改变人工检测方式,实现监测数据化。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邵枫教授的研究领域正是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他向有相关需求的企业发出邀约。

微信图片_20190713184909.jpg

“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升级和创新,为建筑业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条件。”同舟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东杰说,同舟国际拥有工程监理综合资质,企业在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向下游业务延伸,拓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已成为建筑监理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他能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为应用型教师提供实战平台,也可以为科研团队提供科研课题。他提出的这些,得到了包括宁波大学、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校教授的积极回应,如何将学校的科研项目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学校和企业的进一步深度对接。

宁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熊昱栋总经理说“我公司的BIM团队实力比较强,但项目的技术难度也大,目前人才紧缺,希望大学里可以推荐一些大学生。”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白瑞斌教授立即表示,他们是一个国际化的院校,发出了持续合作的邀约,“熊总可以将企业实验室放在我们大学里,我们成立联合BIM研究团队。”

“新型理念、技术和业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设计成果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更加精湛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又要求企业和设计人员具有全方位的综合视野和技能,个体能力已难以胜任新理念的要求,因此要求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调整或变革,建立高度协同的设计管理平台。平台化已成为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趋势。”这也是宁波建工集团熊昱栋总经理提出的合作邀约,他想自上而下改变以往粗犷型管理模式,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的张旭东总经理积极回应并表示他也想制定地区标准。

此外,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龚迪快高级工程师、宁波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王金权副总经理等都提出现在大学毕业生不好招的问题,对于这个困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徐亦冬教授表示,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协同创新等领域,可以与企业全面开展建筑业产学研战略合作。在以后的教学中请企业家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讲他们创业的故事,改变现在大学生对监理和传统建筑行业的偏见。

与会的教授们表示,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高校院所的科研优势,积极寻求科研和技术合作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要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力度,了解学生需求,加大人文关怀,让学校输出更多优质学子,为企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推动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