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长型大学遭遇“成长的烦恼”
时间:2004年04月28日 编辑: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次
本报通讯员 徐波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4-4-28
本报讯 阳春三月,西湖论学,这一回坐堂论道的是我国高校界一支新兴生力军“独立学院”。昨天,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起主办、全国140多家独立学院负责人参与的“2004中国成长型大学——独立学院峰会”在杭举行。围绕着今年颇受广大高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独立学院政策变更等热点话题,众院长和权威专家刮起头脑风暴。
发独立文凭会影响发展吗
教育部今年下了严令,以国有民办机制运行、依托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的二级学院必须实行“六大独立”,除了要有独立校园、独立管理、独立法人等等外,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是颁发独立文凭,而在早两年,二级学院与母体文凭一致的政策曾经是吸引每年考生报考的一大法宝。会上,像我省的浙大城市学院和宁波理工学院等负责人都表示,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一次大胆探索,很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教发展的一大亮点,只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优质、民办、独立”等上做文章,严格管理、规范办学,办出特色。事实证明,独立颁发文凭反而给学院创立自己品牌创造了契机,有效地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学生靠什么来就业竞争
据了解,我国独立学院是在1999年全国高等教育实施大扩招中应运而生的“改革产物”,短短几年中,民办二级学院这种借助公办院校的教育资源,又采用民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的办学模式,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认同,据统计,目前全国300多所二级学院已经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据上海教育科学院的有关调查,到今年秋季,全国独立学院的在校生将达到110万人,明年还将达到14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15%。而独立学院在孵化阶段能够分享公办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和校园文化,这对于独立学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监控作用。正如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院长俞庆森认为,办学特色是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所倚,要招特色师资,建特色学科,育特色人才。学院针对三本学生为主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时就明确要与浙大本部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开来,而以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加强学科知识和融合,加强综合性知识的教学,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突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会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吗
昨天,上海教育科学院院长胡瑞文在谈起独立学院发展的未来走势时预测,独立学院这种新型模式将会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他举了刚刚经教育部审批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的运行模式,认为目前全国有2000个上市公司,流动资本达1.7万亿元,如果能有5%的资本投入独立学院,那就有800多亿。他建议,独立学院可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把社会投资和学校无形资产紧密结合,运用与上市公司合作,达到学校资产运用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本次中国独立学院峰会为期两天,与会的300多家代表将围绕“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专业定位的思考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办学融资途径与国家相关政策、国家财政支持的作用”、“塑造新一代大学生形象,提高就业竞争力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特点的研究”四大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而会议主办方浙大城市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试办的首家独立学院,在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教育部誉为独立学院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