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所独立学院酝酿明年启用新教材
时间:2005年12月07日 编辑: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次
本报讯 同一本教材,能教出两种不同定位的本科生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目前浙江的现状是,三个本科生,一个在独立学院,但独立学院办学五六年来,教材还一直沿用母体、普通本科院校的,难以在教学上真正突现“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在省高校就业招聘月里,省内20所独立学院的教学负责人聚在一起,研讨为“应用型本科生”量体裁衣,明年秋季有望首次使用自编教材。
■“三本”生难啃“一本”教材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兴办学群,目前经教育确认的有近300所,在校生70万人。他们进校时,分数与普通本科生有一定差距,却学的是同一本教材,能真正“因材施教”吗?一位信息电子系的专业老师谈到,有门必修课讲“数字滤波器”,普通的大学教材考虑到学生要从事研发工作,会大量介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让学生进行设计思想的学习”,但“三本”的学生将来更多从事一线应用,只需了解该滤波器的功能及如何使用就够了。目前“三本”学生用的是“一本”、“二本”的教材,很多学生反映难度太大,有的连三分之一都感觉没学到手。
■学生渴望学得实用
一位在独立学院教新闻学的老师常常在课后遭到学生这样的反问:“老师,请问您教的这些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交了这么多钱,应该学得更实用,将来出去要更容易找到工作。”
有位老师谈到,应用型本科生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它的课程教学应更具时代性,更具新度,但相应的教材建设跟不上,如一所学院开设了会展新专业,但找不到对应教材。有学院针对社会需求开设“模块”课,但在全国范围找不到理想的教材。
■多方献计呼唤新教材
浙大城市学院副院长庄华洁认为,教材的编排要打破研究性教材从“绪论”、“概念”、“论述”等入手的传统套路,首先要从“案例”入手。并可借鉴国外经验,采用一本教材和三本随时更新的教学辅导书的形式,保证让应用型本科生能接受到最新鲜、最前沿的知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副院长王薇表示,教材的建设应该服务于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要改变学校之间单打独斗的局面,统一协调,避免重复。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副院长吴国良认为,要让“三本”的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在章节的编排上要先易后难,要“低起点、有坡度、上水平”。
记者了解到,独立学院的新教材建设已成为国内出版界当前关注的一大热点。浙大出版社等已先走一步。据浙大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樊晓燕介绍,浙江是独立学院的发源地之一,20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和质量在全国领先,应该在教材建设中打响“浙江版”。在浙大出版社的牵头下,我省已成立了“独立学院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建设协作组”。浙大出版社已针对省内独立学院的实际办学现状,确定了信息电子、生物技术、计算机、机械、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法学、人文、传播和外语等7个专业方向着手改造专业教材,预计最快的一本《信息电子》教材,将于明年9月正式启用。
(本报通讯员 高楚清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