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强力助推经济腾飞
时间:2007年03月30日 编辑: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次
本报记者陈敏
如何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提高教育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使教育成为宁波经济腾飞的强劲推动力?这个话题成了本次党代会上代表们热议的一个焦点。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是教育的根本责任和重要使命。”代表们认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首先是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敏代表认为,这项任务主要落在高校和职校身上。这几年我市高校相继创设了“学工交替”、“项目化教学”、“2+1”订单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从建校开始,就开创了同企业联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7年来共为企业“量身定制”了7000多名技术人才。
跳出学校走向社会
要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文章,高校应该主动跳出学校,走向社会。这是代表们的一致观点。
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代表提出,高校应重点走好产学研结合这一步,一方面主动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使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下企业下基层,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据了解,该校专门成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处,为教师走出校门牵线搭桥,2003年起,每年组织开展“百名教授、博士下企业”活动。据统计,2003年和2004年,下企业的教授、博士即帮助企业申报了几十个科研科技攻关项目,并为企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从去年起,该校还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纳入岗位聘任与工作业绩考核,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据统计,2006年宁波大学与各县(市)区的横向科技合作项目大幅度增加,实际到校经费1607万元,比上年增长63%。
代表们认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创新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打破传统的专业、学科分离的制度构架,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为载体,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途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平台。由此看来,我市现在提出以及正在着手的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正是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
着力做好公民培训教育
“努力满足公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教育责无旁贷。”代表们认为,教育要走出学历教育的小圈子,加快构建全民化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人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宽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学习服务。来自甬江职高的王阳代表指出,应该大力推动高校、职校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城镇居民再就业培训等各种培训。
代表们提议的正是眼下我市各校在实践的。宁波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浙江万里学院等纷纷为社会推出培训项目,据统计,在过去的5年里,在甬高校的社会培训量累计达到30万人次,在职工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