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满邻里和谐一家亲

时间:2007年06月20日    编辑: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易鹤黄敬文文/摄   绿意飞扬,春暖花开。季节轮回后,我们又迎来了传统佳节———端午。为了给辖区居民更多真情交流的平台,也为了让辖区居民过一个不一样的节日,昨日(农历5月初五)上午,江北区文教街道与《宁波日报》城事帮办联手在宁波大剧院南广场举办了文教街道首届社区粽子民俗节。   粽子民俗节开场火爆。近千名社区居民、附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欢聚在宁波大剧院南广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传统佳节。粽子选美、包粽子打擂、小力士拔河……一项项饶有趣味的比赛,让整个广场沉浸在了欢乐的海洋。   粽子选美心美最美   在南广场的正前方,一个用20张桌子摆成的“文”字型展台特别引人瞩目。展台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场面蔚为壮观。   在这些展品中,有一盘来自文教街道翠东社区的亲情粽最打动人心。   据翠东社区赵主任介绍,这盘粽子背后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呢。原来,这盘粽子的主人是婆媳俩。众所皆知,婆媳关系可谓是天底下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但是这婆媳两人关系特好,跟母女似的亲密无间。“包粽子我们也配合得特别好。”婆媳两人给这盘她们共同创作的粽子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婆媳粽”。   毫无疑问,有着如此背景的粽子当然会从选美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美丽的粽子了。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激越的音乐声中,首届社区粽子民俗节最激动人心的节目开始了。来自文教街道7个社区的近20户家庭包粽子打擂团齐刷刷亮相,所有参赛选手脸上都写满了自信与喜悦。众多街坊目睹了选手们娴熟的包粽子技艺。现场的最高纪录为:5分钟包35个粽子。   比赛分两场,一共进行了10分钟。比赛除了要求选手速度要快外,还要求外形漂亮,不露米,质量过关。选手们的得分是质量分和数量分的总和,质量由现场评委打分。   选手与观众的距离不足10米,不少居民觉得远观不过瘾,一下子全拥到了擂台上。在大家的注视与加油声中,来自大闸社区的李小娟家庭获得冠军。   所有参赛选手都得到了一份丰厚奖品。繁景社区居民、来自苏丹的穆巴拉克先生携夫人观看了比赛。包棕子比赛结束了,可这两位老外余兴难尽,直说:“这棕子太有趣了,中国的节日真是有意思。”   擂台上,有一户家庭姐弟俩齐上阵。在一群“高手”的指点下,弟弟抖着手,好不容易才拿正了一片粽子叶,逗得大家笑声一片。一分钟过去了,当别的选手已经包完了两个粽子时,这位弟弟手里仍拿着叶子,使劲地往里面塞米。3分钟后,他终于完成了任务,可这叫什么啊:扁扁的,三角形,上面捆着两条线。还好主持人急中生智,赶紧赋名:“糖三角!”   俗话说,上阵不离父子兵。现场有一组祖孙三个联合起来的打擂团,可以称得上是实力最强的队伍了。只见他们分工明确,左右开工,最后连牙齿都用上了。虽然最后没能勇夺桂冠,但祖孙三个笑呵呵的,乐成了一团。   哨音过后,比赛结束。看着各自辉煌的“战绩”,选手们开心得不得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经典口号喊出了大家的心声。   学子加盟 创意无限   文教街道首届社区粽子民俗节还吸引了一支生力军。他们是我市高校的大学生们。据了解,在得知举办粽子民俗节庆祝活动的消息后,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在甬高校纷纷发动在校工艺、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弘扬传统文化,为粽子设计新形象。   经过筛选,共有36幅作品被送到活动现场。棕子竟然还可以这样包!现场居民看完这些作品后,不仅被这群e时代孩子对传统棕子的奇思妙想逗得笑个不停,还连声叫好,说“大开眼界”。   最后经过专家评审,来自宁波大学的刘鹏创作的作品被选为一等奖。这幅作品将有望作为第二届粽子民俗节的标志一直沿用下去。   老少皆乐 期待明年   比赛间隙,有两个节目特别有意思。一是小力士拔河赛。选手们是来自繁景幼儿园的小力士们,他们身穿金灿灿的武术服,在加油声中,卖力地拽住绳子,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孩子们可爱的举止和夸张的表情把台下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逗得乐翻了天。参加活动的居民说感觉这次端午节就像过年一样快乐。   二是进城小公民王遥的演唱。王遥是民俗节的特邀嘉宾。这位来自四川的小女孩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在去年举办的首届进城小公民才艺大赛中,她不俗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青睐。当天上午,她以一曲《山路十八弯》“震惊四座”,赢得一片叫好声。   王遥所在云龙曙光学校校长告诉记者,听说王遥要参加这次民俗节,整个学校都为她高兴。作为一个务工人员的子弟,她在宁波处处都感受到了尊重和关爱。王遥告诉记者,整个宁波就像一个大家庭,特别是邻里街坊,同舟共济,团结和睦。   上午10点半,首届社区粽子民俗节在近两个小时的欢声笑语中鸣金。来参加首届社区粽子民俗节的居民中有70多岁的老奶奶,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土生土长的老宁波,也有创业甬城的新宁波;有社区普通居民,也有环卫工人、社区志愿者……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欢聚一堂,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一位居民说:“美食、游戏、大奖并不重要,这只是一种娱乐的形式,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了邻里感情。”这,也正是主办方的初衷。   相关链接   宁波人的端午风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它的起源有多种的说法:祭龙、纪念屈原等。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   在宁波,每逢过端午,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有的则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挂在床头。   按照老传统,这一天,宁波的药店是要清帐的,并对那天光顾的老顾客馈赠雄黄、香料粉等物品。民间,人们会做各种各样的内塞棉花掺入香粉的香袋,形状各异,有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往往是挂在孩童胸前或是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认为可以驱邪。   据说,古时候,那天中午宁波人还有喝雄黄烧酒解百毒的习俗,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家各户还都会在那天包粽子蒸来吃。   据说,在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癞蛤蟆、蜗牛、蜈蚣均可入药,故端午节又称“药送节”。旧时出嫁女要在端午那天回娘家,又俗称“女儿节”。陪同的女婿也要准备好礼物“端午担”送到岳父母家。这天大人给小孩手臂系上五色手绳,叫“健绳”,待以后弃绳时,要粘上糯米饭,抛至屋瓦上让飞鸟含去(粘去),谓孩子可无病无痛,长命百岁。   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说:“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梁酒,苍术还须正午烧。”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宁波过端午的另一习俗,就是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有做布老虎玩具,虎纹衣服的,虎头鞋,虎头枕头,虎头香囊等等,因地而异。(易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