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有一批大学生用三十万字记录“非遗”

时间:2015年07月30日    编辑: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学生们暑期实践最为密集,从工厂到乡村都能看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们对某一话题进行“田野调查”。今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44名同学,选择了很特别的一个课题——对浙江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的传承人进行口述实录的采访,希望在传统曲艺日趋凋零的同时,抢救性地记录一些不为人知的老故事。

在他们的策划书中,这样写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藏于经史子集,留存于传统伦理道德,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我们的走访、记录、调研、写作、翻译,将那些处于消逝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回公众的视线”。

在筹备了近三个月后,七月的三天时间里,他们分组走访了浙江省内九个城市的33位“非遗”曲艺传承人,用中英文写下了近30万字的报告。在感慨其“田野调查”的广度之余,也让人对90后的坚韧表示钦佩。

你们都知道rap (饶舌音乐)么?

其实世界上最早的说唱艺术就是中国的曲艺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大二的舒华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之一,这并不是第一次用口述笔录的形式去记录某段历史事件,“用声音叙事”这个项目是该学院的一个品牌实践活动,2014年的采访对象是“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家”,今年则看中了“非遗曲艺”项目。

“当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也都傻了,什么曲艺,这不都是爷爷奶奶辈们喜欢的么?”舒华说,套一句网络用语,“一开始其实心里是拒绝的。”

为什么选这样一个绝大多数大学生都陌生的话题呢?

后来想通了的舒华解释说,“因为我们是学外语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语言只是沟通交流工具,要学好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怎么去宣传推广。”

“我们把目标定在‘非遗’项目上,也是想从我们熟悉的语言类入手,今年采访曲艺,明年想采访民间文学和戏剧。”舒华说,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希望能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得更多,才不会在面临西方文化时感到自卑。

话虽如此,但要一帮20岁还不到的学生去了解纷繁复杂的曲艺类项目,第一步就差点把他们难倒——怎么分类?

舒华说,刚开始完全没有概念,连曲艺包括哪些方面都不知道,只好一点点去网上查资料。本来想根据表演形式把这些曲艺分成“说”“唱”“又说又唱”,后来发现行不通。最后反复尝试之下,花了一个半月,才设立好分类,将非遗名录中曲艺按照鼓词、莲花、弹词、谐谑等分成七大类。

按照惯例,这次“田野调查”的人员都是各个专业自愿报名的,从102人中选出了44人。为了怕大家打退堂鼓,指导老师还特意这样鼓励大家,“你们都知道rap(饶舌音乐)么?其实世界上最早的说唱艺术就是中国的曲艺。”

不怕找人麻烦

就怕找到人了 结果已经“走了”

在确立了小组和采访内容后, 艰难的第二步就是去找到这些传承人。当下比较完备的非遗名录帮了他们大忙——先在网上找到浙江省第一批到第四批非遗曲艺类传承人,申报地点和项目,做了一张excel表格,然后发动同学自己去找。

“先看有没有亲戚朋友认识的,没有的话就找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舒华说有个同学大热天跑去寺庙里找宣卷类的非遗传承人,结果差点被别人当做宣传邪教的“妖女”。

舒华说,找人不怕麻烦,就怕好不容易找到联系方式,结果发现传承人已经驾鹤西去了。她自己就遭遇了这样的悲剧。由于她是杭州人,自然要落实杭州六个非遗传承人,等好不容易找到联系人,听到的消息却是杭州评词的传承人已经去世了。

“现在很多传承人都已经80多岁了,如果不赶快做记录,那可能他们肚子里关于这项曲艺的故事就真没了。”舒华还记得自己去采访“武林调”传承人王桂凤时,对方已经80多岁了,但只要是和非遗相关的,无论是学生们的采访,还是外面的邀约表演,都会尽心尽力地投入。“有一次非遗项目表演,老人还意外摔伤了,年纪这么大还演,说明对这项曲艺是真爱啊!”她说。

在这种热爱之下,这批90后的大学生似乎看到“文化是可以穿越时空界限的”,舒华说,她以为会听不懂这些传统曲艺,但当她认真去听了杭州评词的《白蛇传选段》后,发现居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最大的改变是以后会开始关注了

希望大家的努力能够让非遗曲艺找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这段时间,33个非遗传承人口述笔录的资料正在进行梳理及定稿,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定稿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这才是“用声音叙事”的完整呈现——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超过预期的精彩,原本2000字的单篇容量根本不够,最终总量大约接近30万字。

对于这些还没有系统学习翻译课程的大学生来说,这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开始我以为最困难的是找人,但现在发现最困难的还是怎么把这些东西用中英双语的方式呈现出来。”

舒华说他们很希望能够为这些“消亡中”的曲艺项目做点什么,但最终发现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故事记录好,并传播给更多的人。

“可能这个项目结束后,我们会多了一些关注的东西。如果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多认识了解到这些曲艺,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学生们眼中的“非遗”(初稿摘录)

杭州评词 (演员 贺镭)

评词和评话最大的区别,说得通俗点就是“大书一股劲,小书一段情”。评话里面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像《岳飞传》、《铡美案》那样气势恢宏比较有战争场面感的。而评词讲的大都是才子佳人、深闺爱情,情爱的成分占得比较多一些。《白蛇传》、《十美图》是杭州评词非常经典、传统的两个书目。从理论上来说,杭州评词的演员长得不能是五大三粗的。因为小书还是要以比较文雅、儒雅的方式去娓娓道来,所以学习小书的演员还是需要有气质的。

绍兴滩簧 (传承人 宋小青)

鹦歌戏一场表演不要多少人,我们是轻骑兵部队,不像越剧那么大部队,大卡车搬运,我们一场演出人有限,拎个箱子就好了。随便搭个布景,下面的人也很欢迎的。短小精干、幽默,使人捧腹大笑,都是鹦哥班的特点。不像词调、平湖调都是坐着唱唱,我们都是舞台上活动的。对我来说,在舞台上是相当认真,该流泪的时候就流泪。舞台就好比战场,不可乱来。

温州鼓词 (传承人 阮世池)

温州鼓词一共有三个派别,分别是以丁凌生为代表的丁派,以陈志雄为代表的陈派和以我为代表的阮派。丁派擅长武打,陈派擅长故事述说,而我的阮派则是擅长抒情。我喜欢吸收民间俗语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像京剧、越剧这类,进而把它们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阮派听起来有点戏曲的调子,同时阮派咬字准、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艺术风格纤细华美,所以大家喜欢听。我还喜欢表演的时候表情生动有趣,眼睛睁大,显得有精神。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接受这种表演方式,因为我们的祖师爷是盲人,他们表演看不见,所以也没有表情。当我表演加入喜怒哀乐,并且手上增加了些有趣的手势时,观众不能理解我,觉得我违背了传统的鼓词之道,但我坚持自己,我想要大家更加投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5-07/24/content_2024912.ht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