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7000岁的“她” 遇见“00后”的他们,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时间:2024年03月25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宁波日报     浏览次数:

学生在井头山遗址开展科研工作。

学生在考古专家孙国平(右一)指导下开展田螺山遗址测绘方案讨论。

师生共同钻研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之道”。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首届河姆渡文化数字作品展。

记者 黄合

打开“00后”吴晨埕的朋友圈,置顶的那条,是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远古江南 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开幕式上的合影。

在这个国家级舞台上,他参与的田螺山遗址复原场景数字化项目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借助虚幻引擎与三维建模技术,带着参观者一同“穿越”到7000年前的鱼米之乡,身临其境地感受先人们的榫卯木作技术。

“是热爱,更是机遇和幸运!”和吴晨埕一样,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一群非历史、考古或博物馆专业的“00后”相聚在一起,跨专业碰撞交流、数字化探索创新……经过他们的“新解码”,数千年前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跨越千年

一场和史前文明的“不期而遇”

“有时间就会去博物馆看展,从古老的文物设计中汲取灵感。”“我的家乡位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几年因为古风作品非常出圈,我很自豪。”“我喜欢京剧,也算是半个票友!”……

因为好奇,所以“遇见”;因为兴趣,所以“热爱”。

“国风”“非遗”“国潮”……近年来,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国漫、网游、网综和短视频不断“出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此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拥趸。

“上个学期开学后,得知我们有跨学科、跨专业的数字文化创新班,我第一时间报了名。”传媒与法学院新闻学22级学生施心悦说。

这个“刚满周岁”的班级,由传媒与法学院、计算机与数据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设计学院3个学院联合建设,围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课程设计,为相关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交叉学科和跨界交流的平台。这一聚焦传统历史文化、多学科常态化的课程设计模式,哪怕放在整个浙江高校的层面,也并不多见。

2023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这个“家门口”的重大考古发现,自然成了这群“00后”课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以前,对于史前文化确实不太了解,印象中就觉得土土的,比较原始……”施心悦说,虽说大家都在课本里学过河姆渡文化,但浅浅的几行字,最多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直到去年10月,数字文化创新班组织班级活动,50来名同学带着囊括300多篇专业论文的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第一次来到现场,和田螺山、井头山遗址有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考古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一筐一筐的碎片被分拣、清理、修复,流水线一般的专业发掘现场,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更让他们欣喜的,是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看到数千年前先人们生产生活所留下的痕迹,以及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一场“福尔摩斯”式的解码。

“稻田丰收,碧水荡漾,姚江平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7000年前,先民在这里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划桨行舟、制作器物,创造了史前文化……”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数千年前的场景扑面而来——

黑色陶钵身上的猪纹造型,腹部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的“混搭”装饰,背部还有较为明显的鬃毛;釜支脚上的人面纹饰,寥寥数笔,像是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丑萌”版简笔画;还有大量生产和生活器物,体现了数千年前先人们特有的生活情趣……

“如果说以前是走马观花,这一次的走近,让我们有机会系统学习河姆渡文化的‘前世今生’,先人的智慧让我们大为震撼。”施心悦说。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22级的史奇凡也表示,随着接触的增多,透过破碎的陶罐、物件,从血脉深处产生了一种共鸣,觉得眼前的器物更加神圣、有敬畏感,更加有意义。

脑洞大开

给文化遗产添点“烟火气”

深蓝色的星空下,浪漫唯美的粒子元素汇聚成一个小小的身躯。在舒缓绵长的音乐声中,七八岁的“我”仰望星空,开始讲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今年年初,该校举办了首届河姆渡文化创新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2级学生杨俊豪所在的小组,带来了一分多钟的粒子效果短片——灵感的来源,恰恰是井头山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儿童骸骨。

“遗物遗迹是凝固的,是冰冷的。我们希望它们能‘活’过来,有情感,有呼吸。所以我们决定讲述一个故事,借助思乡这个元素,将史前和现代串联在一起。就像往湖面丢一颗石子,在观看者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杨俊豪说。

不仅仅要“走近”,还要在此基础上活化和创新。

拿着360度全景相机拍摄,历时数月全程跟拍纪录片,利用VR技术进行数字化还原修复,对知识图谱里的元素进行重新设计……这群来自不同专业的“00后”组成一个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文化符号的“再挖掘”“再解构”,期待“遇见”后的“新生”。

胖乎乎的抱枕,软绵绵的围巾、毛毯,采用的是“卡通版”河姆渡人造型;马克杯、钱包、丝巾等日用品上面,是“双鸟舁日”等出土文物上的纹饰;耳环、项链等首饰的打磨,则是从木器、骨器、漆器等手工艺品中汲取的灵感……

“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上的“原住民”,在文创产品和展陈互动上有着不一样的视角。不断自学精进的新技术、跨界碰撞得到的新灵感、情感代入后激发的新巧思……这些都让数千年前的遗产,有了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样子和温度。

2002年出生的吴晨埕,在大一第二学期加入宁理数字文化技术(元宇宙)实验室。在跟进数字化建模项目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发现自己对于河姆渡、对于史前文明的感情越来越深。

“一开始,我就是根据导师要求,想要做一个数字人。然后,参与的子项目越来越多,介入也越来越深。原本是复原河姆渡人的样貌,给她做件那个时候的衣服,然后接入河姆渡文化大模型实现人机对话,再加入动作捕捉让她变得更加生动……做着做着,我就停不下来了。”吴晨埕说。

实验室里,记者和“投喂”了大量河姆渡文化资料的AI模型进行了对话。“她”是一个留着一头长发的河姆渡人,身着棕色草绳编就的衣服,眼睛炯炯有神。在“倾听”记者的问题后,经过些许时间反应,“她”会通过语音输出的形式予以回答。

“很多人都夸我厉害。但说实话,在我的构想中,目前的大模型成果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初步阶段。”吴晨埕说,接下来还要让这个AI模型根据语音优化口型、表情、动作,让对话过程更加流畅,这些需要时间的积累迭代。

“我希望这些成果最终也能应用于未来的博物馆展陈,让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河姆渡文化的魅力,然后和我一样,对曾经不那么‘感冒’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吴晨埕说。

代代传承

期待更多年轻人接力

如果说,“00后”亲近历史文化遗产,是因为兴趣,那么,从高校层面来看,从课程设计角度出发的跨学科创新,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在数字文化技术(元宇宙)实验室,以满满一走廊通过数字修复、360度数字化展示的文物作品为背景,宁理计算机与数据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党委书记、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副主任于欣讲述了一个关于责任和传承的故事。

2020年,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主任鲁东明来到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担任副校长,同时他将参与敦煌艺术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和热情也带到这里,促成了计算机与数据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传媒与法学院+设计学院联合研究机构的成立,并牵头推动了教育模式的改革。

“我们认为,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富矿’。作为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兼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型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身边就有这么好的宝贝,如果没有传承、发扬好,是多么大的遗憾!”于欣说。

以河姆渡为例,它是宁波地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文化坐标,中国稻米文化、茶文化、朱漆文化都在这里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节点。无论是榫卯结构的技术基因、稻米相关的生物基因还是出土器物上的文化基因,都对中华优秀文化脉络的发展具有十分宝贵的研究价值。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河姆渡文化的蜚声中外相比,在博物馆展陈、数字化转化、媒体传播、文创生产等方面,依旧停留在较为单一传统的模式上,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博士、策展人马啉说。

随着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这支团队面前的道路也越来越清晰——通过一代一代新鲜血液的加入,让宁波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也能“活起来”“火起来”,打造具有城市辨识度的文化产品。

“接下来,我们还将带领师生围绕阳明文化、海丝文化等,提取文化符号,挖掘情感要素,制作文化基因图谱库,作为文化产业基础性工作,应用到时尚产业和工业生产中。”传媒与法学院副院长、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军伟说。

7000岁的“她”,遇见“00后”的他们——这同样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历史文化遗产借助技术手段,拂去了历史的尘埃,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实现了保护、传承、转化和应用。

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00后”,则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之中,学会了“何以中国”,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自信”刻进血脉里。

原文链接: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4-03/25/content_1394886.htm?div=-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