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蒋方舟做客浙大宁理:在痛苦中洞见灵感,在孤独中找到自我
时间:2023年12月04日 编辑:主站2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次
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第一本书籍,到小学毕业时已经完成三本书的出版,被称为“天才少女”的蒋方舟,带着新书《主人公》近日来到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参加由学校图书馆主办的第4期馆藏作者见面会。
“每个人都将自己想象成故事的主人公,拥有很多主角光环,但是到长大后才发现,没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故事。”她在开场白上如此“剖白”自己的人生。
她说,人生就是在成长中不断接受自己平庸的过程。从痛苦中洞见灵感,在孤独中找到自己,她用开朗的笑容,动听的语言与浙大宁理学子一同感受文学的回应。
被“哄骗”的写作之路
当被问到自己最开始是为什么写作时,蒋方舟表示是源于她小的时候父母联合起来对她的一场“欺骗”。她的父亲是一个乘警长,而她的母亲是一位铁路学校的语文老师,在当时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孩子会继承父母的职业,被纳入到铁路系统之中。蒋方舟的父母并不希望她重复他们的命运,于是联合起来撒了一个谎。
“我母亲说,每个孩子在7岁的时候都要出版一本书,不然就会被抓到警察局那里去。”想到小时候的经历时,蒋方舟回忆道,也正是这个谎言,开启她的写作之路。
当然随着她年岁渐长,也知道这只是一个谎言,但当时她之前所写的书已经到了5万多字,抱着“到了10万字或许可以出版”的念头,蒋方舟选择继续写下去。9岁那年,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书籍。文学之路就此展开。
作家是在痛苦中洞见灵感
痛苦,是蒋方舟分享文学时表达的第一个观点。
“成功会导致缓慢的失败,失败会带来深刻的成功,这是作家们的人生中蕴含的一条铁律。”蒋方舟谈及文学大师雨果,当雨果身处贵族社会时,他内心所热爱的“人民”一词,与他渐行渐远,他无法写出自己想要的故事。当雨果因为帮助人民抗争而被流放,他忽然充满灵感,写下那部旷世之作《悲惨世界》。因为身处痛苦,所以可以洞见许多新的事物,过去难以触摸,无法下笔的一切都会在此刻变得清晰起来。
真实,是蒋方舟的第二个观点。
“做自己吧,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蒋方舟以王尔德的名言开启了她对所谓“真实”的理解。她提到自己的学生时代非常孤独。高中时期,老师考虑到她的创作需求,分配给她一个单人宿舍。从那时起她独来独往,一直到大学。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同学愿意和我交朋友,甚至没人愿意和我说话,我那个时候比较胖,所以我其实真的比较自卑,也将自己封闭起来。”彼时她很迷茫,甚至想到退学。
浙大宁理学生现场提问发言。通讯员供图
不过,当这种孤独变得足够漫长,足够苦涩的时候,她在其中品出另外的味道:“那时我的老师,我的家人一直问我为什么和别人格格不入。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不能一直都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在这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大多数时候,生活是没有观众的。孤独会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讲座结束后,宁理师生还与蒋方舟展开对话,在交流中,同学们对人生有新的思考。
蒋方舟与宁理学生合影。通讯员供图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56af568e4b032509f259b1e&type=wx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