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深入研讨阳明后学邵廷采思想——《邵廷采全集》首发式同时举行
时间:2019年01月24日 编辑:孙桂荣 来源:
浏览次数:次
日前,宁波阳明学第二届全国论坛暨《邵廷采全集》首发式在浙江大学宁波阳明学堂里举行。省社科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钱明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朱义禄、西南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詹海云、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丰乾、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阳明后学的研究特别是邵廷采思想,展开了深入研讨。
邵廷采作为清初浙东著名的史学家、姚江书院的掌门人,是明末清初阳明后学的代表人物。本次论坛适值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陈雪军教授、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点校整理的《邵廷采全集》出版,为此举行了该文献的首发式。《邵廷采全集》的点校整理,先后得到了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的研究资助,并获得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会专家认为,邵廷采的著作之前曾单独出版过《四复堂文集》,将邵氏的著作收齐、汇总出版为《邵廷采全集》,这是第一次。《邵廷采全集》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对邵廷采以及明末清初阳明后学的研究,特别是为阳明心学的文献整理及其思想演变的研究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钱明研究员将邵廷采在浙东学术史上的地位归纳为“三个打通”:一是打通了阳明学与蕺山学(刘宗周)之间的关系。邵廷采十七岁入姚江书院,跟随余姚王学著名学者韩孔当习阳明良知之学。继而读刘宗周的《人谱》,思想大进。二十岁赴绍兴参与证人讲会,结识毛奇龄,以弟子自称,往来书札问学。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会稽陶家读书时,结识刘宗周的弟子董瑒,开始全面研读刘宗周的著作,对刘宗周甚为推崇。二是打通了经学与史学之间的关系。邵廷采撰写过《诗经儿课》(今散佚)、《礼经节要》(今散佚)等,可见对经学也是下过功夫的。三是打通了明州文化与越州文化的联系。尤其是第三个打通,更加富有现实意义。余姚地处宁波与绍兴之间,历史上曾经归属绍兴府,新中国成立后归属宁波。当前宁绍两地的阳明学者,也应该像邵廷采那样,联手将阳明学与阳明后学研究推向更高层面。
朱义禄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阳明前学”的概念,他认为有阳明后学,应该还有一个阳明前学,从宋代陆九渊心学思想,到慈溪杨简的慈湖心学,再到明初的陈献章等,都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希望宁波的阳明学研究团队,能尽快整理出版阳明前学的史料,以推动阳明学的研究。这也是一个“三通”问题:将阳明学研究与阳明前学、阳明后学研究贯通起来,将阳明学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做出有特色的当代阳明学研究的学术通史。
华建新、王孙荣等来自余姚、慈溪的学者,则对余姚邵氏家族,邵氏与孙氏、王氏家族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和研究角度,认为这些史料必将丰富深化对王阳明、邵廷采以及余姚其他文化名人的研究。
(李磊明)
相关链接: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19-01/24/content_1147940.htm?div=-1